 
 
 团队名称:油菜分子设计育种团队
 团队研究方向: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
 团队负责人:
 杨光圣,男,1962年4生于湖北省江陵县。1987年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年获得本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油菜咨询机构理事。2021年任海南大学客座教授。一直从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团队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论文
 1.杨光圣*,、辛强、董发明、洪登峰,一种简化的油菜杂交F1种子的生产方法,中国农业科学,2019(8):1334-1340
 2.Ying Liu, Xianming Zhou, Min Yan, Pengfei Wang, Hao Wang, Qiang Xin, Liyong Yang, Dengfeng Hong*, Guangsheng Yang*. Fine 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a seed glucosinolate content QTL, qGSL C2, in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Theor Appl Genet, 2020, 133:479–490.
 3.Hao Wang, Min Yan, Mei Xiong, Pengfei Wang, Ying Liu, Qiang Xin, Lili Wan, Guangsheng Yang*, Dengfeng Hong*. Genetic dissection of thousand-seed weight and fine mapping of cqSW.A03-2 via linkage and association analysis in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Theor Appl Genet, 2020, 133(4): 1321-1335.
 4.Chen L#., Dong FM#., Cai J, Xin Q, Fang CC, Liu L, Wan LL, Yang GS*, and Hong DF*. A long fragment insertion and homeologous exchanges (HEs) contribute to the early flowering of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Molecular Plant,2018, 11: 222-225.
 5.Zhuanrong Wang, Lili Wan*,, QiangXin, Ye Chen, Xiaohui Zhang, Faming Dong, Dengfeng Hong, Guangsheng Yang*,. Overexpression of OsPGIP2 confers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resistance in Brassica napus through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defense mechanism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8, 69:3141-3155.
 6.Chen L#, Dong FM#, Cai J, Xin Q, Fang CC, Liu L, Wan LL, Yang GS*, Hong DF*. A long fragment insertion and homeologous exchanges (HEs) contribute to the early flowering of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L.). Molecular Plant., DOI: //dx.doi.org/10.1016/j.molp.2017.09.020 (IF=8.827)并列通讯作者
 7.Zhang, Liwu, Li, Shipeng, Chen, Lei, Yang, Guangsheng*, Ident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a major dominant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controlling seeds per silique as a single Mendelian factor in Brassica napus L.,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2,125: 695-705.
 8.Li, Ji, Hong, Dengfeng, He, Junping, Ma, Lei, Wan, Lili, Liu, Pingwu, Yang, Guangsheng*, Map-based cloning of a recess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locus in Brassica napus L. and development of its functional marker,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2,125:223-234.
 9.Xie, Yanzhou, Dong, Faming, Hong, Dengfeng, Wan, Lili, Liu, Pingwu, Yang, Guangsheng*, Exploiting comparative mapping among Brassica species to accelerate the physical delimitation of a genic male-sterile locus (BnRf) in Brassica napu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2,125:211-222
 10.Zhang, Liwu, Yang, Guangsheng*, Liu, Pingwu, Hong, Dengfeng, Li, Shipeng, He, Qingbiao, 2011/1, Genetic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ilique-traits in Brassica napus L. by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mappin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1, 122:21-31.
 获奖
 1.杨光圣(排名第一),《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5号、华油杂6号、华油杂8号”的选育和推广》,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012。
 2.杨光圣(排名第二),《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系及其优质杂种的研究、选育与利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
 3.杨光圣(排名第二),《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华杂4号”的选育和应用》,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2。
 4.杨光圣(排名第一),《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9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1。
 5.杨光圣(排名第一),《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的发现、研究与利用》,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9。
 6.杨光圣(排名第一),《甘蓝型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的创建、研究与利用》,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3。
 7.杨光圣(排名第一),《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
 8.杨光圣(排名第一),《高产优质抗逆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8号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
 9.杨光圣(排名第一),《“华油杂12号”和“华油杂13号”等优良甘蓝型油菜两系杂交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
 品种:
 
  
   
    | 序号 | 品种名称 | 审定编号 | 适应推广范围 | 
   
    | 1 | 华油杂5号 | 鄂审油005-2002 | 湖北省(改良型华杂4号) | 
   
    | 华皖油1号 | 皖品审02070344 | 安徽省 | 
   
    | 改良华杂4号 | 豫审油2004004 | 河南省 | 
   
    | 2 | 华油杂6号 | 鄂审油002-2002 | 湖北省 | 
   
    |   | 豫审油2004003 | 河南省 | 
   
    |   | 国审油2003014 | 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 
   
    | 华杂6号 | 黔审油2008009 | 贵州省 | 
   
    | 华皖油2号 | 川审油2010006 | 四川省 | 
   
    |   | XS037-2003 | 湖南省 | 
   
    |   | 皖品审02070342 | 安徽省 | 
   
    | 3 | 华油杂8号 | 鄂审油004-2003 | 湖北省 | 
   
    | 国审油2004007 | 湖南、湖北、江西省 | 
   
    | 4 | 华油杂9号 | 鄂审油005-2003 | 湖北省 | 
   
    | 国审油2004008 | 浙江、上海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地区 | 
   
    | 湘审油2008003 | 湖南省 | 
   
    | 黔审油2008010 | 贵州省 | 
   
    | 渝审油2009002 | 重庆市 | 
   
    | 5 | 华油杂10号 | 国审油2004009 | 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 | 
   
    |   | 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七省(市)及陕西汉中地区 | 
   
    | 国审油2005018 |   | 
   
    | 6 | 华油杂11号 | 国审油2004010 | 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 | 
   
    | 7 | 华油杂13号 | 国审油2005005 | 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及陕西汉中地区 | 
   
    | 国审油2007002 | 湖南、湖北、江西 | 
   
    | 国审油2008009 | 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 | 
   
    | 8 | 华油杂12号 | 国审油2005013 | 湖北、湖南、江西 | 
   
    | 国审油2006005 | 长江上游五省市 | 
   
    | 鄂审油2005004 | 湖北省 | 
   
    | 9 | 华油杂14号 | 国审油2005011 | 湖南、湖北、江西三省 | 
   
    | 10 | 华油杂15号 | 鄂审油2006003 | 湖北省 | 
   
    | 11 | 华油杂16号 | 豫审油2007004 | 河南南部 | 
   
    | 赣审油2009002 | 江西省 | 
   
    | 湘审油2009002 | 湖南省 | 
   
    | 12 | 华油杂3531 | 国审油2005006 | 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 | 
   
    | 13 | 华油杂137 | 鄂审油2015001 | 湖北省 | 
   
    | 14 | 华油杂133 | GPD油菜(2017)420023 | 湖北,江西、湖南 | 
   
    | 15 | 华油杂18 | GPD油菜(2019)420079 | 四川、重庆、贵州 | 
   
    | 16 | 华油杂28 | GPD油菜(2019)420078 | 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七省(市)及陕西汉中地区 | 
   
    | 17 | 华油杂50 | GPD油菜(2017)420204 | 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七省(市)及陕西汉中地区、西北春油菜地区 | 
   
    | 18 | 华油杂160R | GPD油菜(2019)420214 | 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七省(市)及陕西汉中地区 | 
   
    | 19 | 华赣油1号 | 赣审油2005002 | 江西省 | 
   
    | 20 | 华皖油4号 | 皖品审04070453 | 安徽省 | 
   
    | 国审油2005008 | 四川、重庆、贵州 | 
   
    | 湘审油2006001 | 湖南省 | 
   
    | 21 | 华皖油5号 | 皖品审07070561 | 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 | 
   
    | 22 | 圣光76 | 赣审油2009006 | 江西省 | 
   
    | 23 | 圣光77 | 国审油2010034 | 湖北、湖南、江西 | 
   
    | 24 | 圣光86 | 国审油2011017 | 湖北、湖南、江西 | 
   
    | 25 | 圣光87 | 鄂审油2012008 | 湖北省 | 
   
    | 国审油2013007 | 湖北、湖南、江西 | 
   
    | 26 | 圣光302 | 国审油2007003 | 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和安康 | 
   
    | 27 | 圣光127 | 鄂审油2014001 | 湖北省 | 
   
    | 28 | 圣光128 | 国审油2014002 | 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和安康 | 
   
    | 29 | 圣光131 | GPD油菜(2017)420022 | 国家长江上游 | 
   
    | 30 | 圣光136, | GPD油菜(2019)420080 | 湖北省 | 
   
    | 31 | 圣光158 | GPD油菜(2017)420205 | 国家长江下游 | 
   
    | 32 | 圣光168, | GPD油菜(2019)4201114 | 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七省(市)及陕西汉中地区、西北春油菜地区 | 
   
    | 33 | 圣光401 | 甘审油2010004 | 甘肃省 | 
   
    | 34 | 圣光402 | 甘审油2010005 | 甘肃省 | 
   
    | 35 | 圣光901 | 甘审油2013004 | 甘肃省 | 
   
    | 36 | 圣光101 | 甘审油2015004 | 甘肃省 | 
   
    | 37 | 圣光165R | GPD油菜(2019)420213 | 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七省(市)及陕西汉中地区 | 
   
    | 38 | 圣光50 | GPD油菜(2019)420197 | 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七省(市)及陕西汉中地区 | 
   
    | 39 | 新油15号 | 新审油2003年020号 | 北疆春油菜区种植 | 
   
    | 40 | 天油杂2号 | 赣审油2007002 | 江西省 | 
   
    |   | 黔审油2007009 | 贵州省 | 
   
    | 源油杂2号 | 川审油2009006 | 四川省 | 
   
    |   | 渝审油2007003 | 重庆市 | 
   
    | 41 | 天油杂3号 | 渝审油2010005 | 重庆市 | 
   
    | 鄂审油2011004 | 湖北省 | 
   
    | 42 | 亚华油10号 | 国审油2006004 | 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 | 
   
    | 43 | 广源58 | 国审油2007004 | 湖北、湖南、江西省 | 
   
    | 国审油2008004 | 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 | 
   
    | 国审油2009017 | 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 | 
   
    | 44 | 中农油2008 | 国审油2008003 | 陕西省汉中和安康、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鄂、赣、湘 | 
   
    | 鄂审油2009002 | 
   
    | 45 | 华锦102 | 皖品审07070560 | 安徽淮河南 | 
   
    | 46 | 华浙油1号 | 浙审油2004002 | 浙江省 | 
   
    | 47 | 禾盛油868 | 国审油2010025 | 湖北、湖南、江西省 | 
  
 
 荣誉称号:
 1.杨光圣,“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
 2.杨光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
 3.杨光圣,湖北省“111”人才工程,1998年。
 4.杨光圣,农业部“神农计划”人才工程,1999年。
 5.杨光圣,中国农学会首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者”,1999。
 6.杨光圣,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9。
 7.杨光圣,教育部“骨干教师”和“跨世纪人才”,2000。
 8.杨光圣,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2001。
 9.杨光圣,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2002。
 10.杨光圣,中国侨联自主科技创新奖,2007。
 11.杨光圣,中国侨联自主科技创新奖,2009
 12.杨光圣,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2010。
 13.杨光圣,农业部“杰出农业科技人才”,2012。